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太原工业学院简介

   

  

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艺、教等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1988年升格为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开始与中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17年被列为山西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2022年分别与太原师范学院和太原科技大学签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2023年,作为山西省试点院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70年来,学校传承兵工优良传统,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校训,弘扬“忠诚奉献、务实笃行、自强不息、奋进创新”的太工精神,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近10万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39.2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7.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9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图书馆藏书238.56万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化学与化工系、计算机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设计艺术系、体育系11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外语部、继续教育部3个教学部,现有本科专业48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486人。现有教职工1055人,其中专任教师91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17,二级教授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303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873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西省“131”领军人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三晋英才”、省教学名师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6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232人。同时,学院柔性引进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不断加快应用型专业建设,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院发展新格局。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11门、建设11门、培育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认定项目1项、建设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院建有15个教学实验中心,17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Visual C++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Visual C++版)》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2017年以来共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25项,荣获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共2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4项。在“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我校有1个中国六星级专业,5个五星级专业,8个四星级专业,15个三星级专业,排名全省第5名。

学校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应用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普及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竞争力。学校机器人队十年八次挺进全国十六强,勇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被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50余项国家级赛事中成绩斐然。20192021年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本科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TOP10%20222023年连续两年获评国家A级。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中四次进入单年前100榜单,在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年均排名进入前100,是该榜全国唯一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2022年位列第76。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中国教育报曾就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了专题报道。2019年,获批山西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成为我省第5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类”创新创业工作示范建设单位,2023年荣任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23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陕甘宁蒙晋交界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成为我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示范区和新高地,进一步彰显了“以练促教、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德能双优”的办学特色。

学校遵循“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原则,强化学科(群)交叉,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联系与资源共享;引入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获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备案凭证》。现有太原市院士工作站1个,省发改委直升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厅生物质绿色甲醇转化及氢能利用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1331工程”新型功能材料、CO?转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1331工程”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省教育厅高校智能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工信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储能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科技厅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科普基地1个。2022年获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产教融合日益深化,服务区域行业企业的能力不断增强。授权专利、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专著等科技成果数量、质量逐年提高,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重大科研突发项目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校综合排名位列523位,山西省排名第14位。

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多所大学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教师海外交流深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传播平台,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贯彻“123”发展思路,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412月更新)